找到相关内容4613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佛法与禅净

      由起。僧团之健全与否,影响于人,当为至巨。如来灭后以  戒为师者,良有以也。至于参禅者,犹须以戒为根基,则得  力尤速,一旦悟后,再加绵密保任,久而功行日深,烦惑便  可削落。此时,自心即戒即定即...大进,浅则一心不乱,深则三昧成焉,斯谓禅净双修者  也。倘未见性,则不得谓之禅。或念佛者,趺坐以修禅定,  参禅 (未开悟) 者,念佛以求往生,俱非禅净双修之实义,  乃美其名而已。或一面念佛一面参禅...

    果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5070882.html
  • 浅谈宋版佛经(1)

    自己参禅,诵经,研究各种《灯录》、《语录》而且还指派臣下为其编写,写成后有亲自为其作「御序」及把其编入藏经内。(注16) 此等佛经典籍,印刷用来宣明教义与及导入正果,是佛教使用印刷去广泛接触民众...

    梁春醪 吴荣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21170898.html
  • 超越自我

    此而是彼,彼不是彼而是此。  日本禅学教授阿部正雄在其所著《禅与西方思想》一书中引述了我国唐代青原惟信的这样一段话:“老僧三十年前来参禅时,见山是山,见水是水。及至后来,亲见知识,有个入处,见山不是山...

    张世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35271057.html
  • 法华三昧之检讨及修学之经过

    也。近来参禅者,多  混淆于闇证。讲教者,或胶固于名相,各执一端,互相诋毁  ,大有「入者主之,出者奴之」之势。俾学佛者,目眩五色  ,无所适从。欲求一宗说双融,契理契机之法门,殊不可多  得,以予...机。」盖指此也。  九、参禅者,每值粗重妄想暂息时,顿觉心地平静。犹  如远涉重洋者,欣幸脱离风涛颠簸之险。得在光天化日之下  ,宴坐船舷上,曝背讴歌时状况。故多有执着,以为胜境,  而不肯或离者。...

    张圣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0371069.html
  • 昙鸾大师念佛法门研究

    核心所在。净土人求西方净土,禅者主唯心净土,皆为成佛,宗旨一致。净土仗他力,但必得净土行者以信愿行,口诵佛号,自身努力修持才得。禅宗讲自力,尽管呵佛骂祖,毁经弃教,但悟道参禅亦要有善知识的接引,「参话头...

    温金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0271186.html
  • 天台龙象 台湾高僧──斌宗法师(1911~1958)的生平与思想

    参禅乎!」 ( 注 53) 在《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要释》前言中自谓  :「我虽禅参临济,教却学习天台」 ( 注 54)。 也就是说,虽然参  临济禅,也不忘天台心法「出世上乘如来禅」。  对于密教、密语...

    尹章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0571195.html
  • 追思华梵大学创办人晓云法师

    开始听经时,所听的便是般若系的主要经典,而且都是禅宗所重者,例如《金刚经》、《坛经》、《心经》等,所以她对佛法的实践,一开始便在于参禅的功夫。回忆第一次听经,法师说她当晚澈夜不能入眠,感到一种未曾有过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0671324.html
  • 宗密论“圆觉”

    宗密虽然传承了荷泽禅,但他对禅宗思想的进展已经有了足够的警惕,从洪州、牛头等禅系的离经叛道中看到了危险性。他指出,当时参禅之流听闻“众生本来涅槃”,佛性“本自具足&...

    潘桂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1571335.html
  • 印度禅与中国禅

    事情?老师回答说:打坐,就是要你慢慢地冥想,参禅呀!参透了人生真理,你的烦恼就没有了。印度人相信生死轮回,这辈子死了,下辈子可以生活在天上做神。佛陀就说,做神没有关系,关键是神能否超生死这一道关。老师...

    冉云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3071355.html
  • 菩提心就是要为了一切众生而发誓成佛!

    代表性的两个教派,但如果在念佛与参禅过程中缺乏了菩提心,就不能成为大乘的法,有大乘之名却无大乘之实,因为大乘佛法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之上的。   同样,比如说,供曼茶罗究竟是大乘法还是小乘法呢?...

    堪布慈诚罗珠

    |菩提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4/13032071401.html